您的位置 : 番位文学网 > 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 > 《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免费完整版在线阅读全部章节

《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免费完整版在线阅读全部章节

时间:2024-11-26 14:25:15作者:刘晓辉

名为《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的小说主要人物是刘晓辉李筝,故事情节创意满分,文笔更是有意思,让人很想继续读下去。在第2章节主要讲述的是:从小卧室出来,我们走进一间书房,墙上挂着几幅残缺不全的字画,地上散落着许多没有烧完的木棍,......

《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 第2章 在线阅读

从小卧室出来,我们走进一间书房,墙上挂着几幅残缺不全的字画,地上散落着许多没有烧完的木棍,像是装裱字画的天杆或地杆。

我们在厨房里提取了一个砂锅和一些碗碟,然后去二楼和三楼勘查了别墅内的所有房间。

二楼有间装修豪华的浴室,浴缸里放满了水。三楼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露台,摆满了各种花草。可能由于扑救及时,二楼和三楼烧损程度比较小,同时也说明起火点就在一楼。

露台的地面上有一层薄薄的尘土,王猛蹲在地上仔细观察,找到了几枚脚印。他叹了口气,“可惜别墅里没有发现鞋子,死者的脚也烧焦变形,暂时没法进行比对排除。”

李筝有些疑惑:“刘哥,我怎么感觉这两个人好像很配合,一点也没有挣扎呢。他们在发现起火后不会逃跑吗?要是他们能跑到楼顶来,或许就得救了。”

看来李筝还是经验不足,我说:“哪儿那么容易!大火往往伴随着浓烟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假如第一时间吸入大量有毒气体,很可能在被烧死之前就已经中毒,失去行动能力。”

结束勘查,我们拿着许多物证袋走出别墅。沈君奕走了过来,他说想让死者早日入土为安,问我们是否可以给老人和保姆办后事。由于现场存在疑点,这很可能是一起刑事案件,最终我们说服家属对死者进行解剖。

通知解剖室过来运尸体,叮嘱派出所暂时封锁现场,任何人不得进入。沈君弈面露难色:“警察同志,我爸收藏了很多字画,那些东西怕火和烟,我想尽快采取措施挽救。”

王猛陪他一起进去,半小时后,他们走了出来,从沈君弈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情况不太好。王猛说刚才沈君弈发现书房里的字画损坏严重,还有些数目对不上。

我们先去市局进行送检,简单吃过午饭,来不及休息,匆匆赶到了解剖室。

解剖室里弥漫着奇怪的气味,那是一种尸体本身的气味和血腥味、轻微腐败、烧烤的肉香掺杂在一起的气味,难以言表。

从尸表看,两名死者都呈现出烧死的一些特征,尸斑鲜红、尸表油腻、四肢屈曲呈拳斗姿势,全身皮肤多处假裂创。我们需要通过解剖,确定两名死者的身份和死因。

此刻躺在解剖台上的是主卧室里发现的1号死者。我径直站在了死者的右手边主刀位置,死者的肌肉由于挛缩炭化,变得致密而坚硬。

我小心翼翼把死者胸腹部的肌肉割开,然后把右侧胸部肌肉和肋骨分离,剩下左侧由李筝操作。李筝拉开架势,手起刀落,但她似乎低估了烧焦尸体的肌肉硬度,只割开了一点点。

李筝抿着嘴说:“我就不信割不动!”

“小心别割到手!”我话音未落,李筝倒吸一口冷气,缩回了左手。

李筝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拥有一名合格法医的的勇敢和无畏,但毕竟是个刚出校园的小丫头。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纸上谈兵是不靠谱的。我工作能这么快上手,也多亏了当年晕血脱敏治疗时,观摩过大大小小的解剖现场。

其实在很多时候,解剖不但考验理论知识,还考验技巧、耐心甚至是体力。有时我们明知是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可为了寻找那一根断裂的血管,可能需要花上三四个小时,解剖不但是一项技术活,还是一项体力活。

“赶紧把手套摘了,用水冲洗!”我恨铁不成钢地跟她说:“用力挤压手指,让伤口流血。”王猛疑惑地看着我,“那得多痛啊,不是需要止血吗?”

“刘哥说得对!”李筝迅速冲洗着伤口:“遇到这种锐器伤,第一时间先把伤口附近的血挤出来,可以降低病毒细菌入侵的可能性。”

虽然现在不像以前条件那么艰苦,我们的防护设备也越来越全,但毕竟要和尸体近距离接触,风险还是很大的。法医不可能每次都知道自己面对的尸体有什么传染性疾病,只能自求多福,希望躺着的尸体没有肝炎、肺结核、艾滋病……

我准备独自完成解剖,可李大小姐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她重新戴上了手套。

“听我的,把手套摘了!安排你个更重要的任务,你负责记录,记得详细些。”

李筝没有再坚持,默默摘下手套,重新洗干净手,拿着《尸体检验记录表》站在了我的身旁。

我边解剖边描述,“死者胸骨有骨折,说明死者胸部曾受过外力。死者的肋软骨已经严重钙化,看来死者年龄比较大。”李筝认真做着记录,嘴里嘟囔:“这是一名老年人,那他应该就是沈文峰啊。”

我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但是还是要确认下性别。”在切开几根肋骨后,手术刀片崩断了,我换了咬骨钳,把剩余的肋骨全部剪断。

取下胸骨和前肋,整个胸腹腔暴露在我们面前,一股夹杂着烧烤和血腥的气味腾腾升起,李筝捂了捂口罩。我对这气味十分熟悉,不觉着很难接受,所以干脆没戴口罩。

法医不戴口罩自然会有风险,毕竟尸体气味刺激性很强,但不戴口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辨别尸体发出的各种气味。有时候,不同的气味意味着不同的死因。

打开胸腹腔后,我决定先从颈部开始检验,气管和肺是火场尸体的重点检验部位。

首先探查了舌骨,没有骨折迹象。然后切开气管,内壁呈红色,这是气管被高温灼伤的表现。有些灰黑色的物质粘附在气管内壁上,说明火场中的烟尘随呼吸运动进入了肺部。

我随后又剪开支气管,李筝像只好奇的小猫一样,探头探脑地问我:“看起来是烧死应该没问题,但支气管深处的烟尘却很少,是不是当时呼吸运动比较弱呢?”

“再看看肺和心脏吧。”我低下头,从甲状软骨处把气管横断,然后握住气管,缓缓用力向外拽。

“力道不能太猛,不然气管会被拽断,力道也不能太小,不然拽不出心肺。”这些都是多年的解剖经验积累,要自己试过才能掌握好火候。我抬头看了看李筝,她正认真地做着笔记,我感到很欣慰。

心脏没有损伤,双肺表面有许多出血点。

“窒息征象很明显。”李筝问道:“是不是因为火场里氧气稀少?”

我摇了摇头,“火场里的尸体一般窒息征象不太明显,反而一氧化碳中毒征象比较常见。”

切开双肺,有黄褐色液体流出,这个情况让我们大吃一惊,李筝攥紧了手里的记录表,“我咋看着像是溺死呢,不过在火场里被溺死,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刘哥你说这会不会是一起别墅谋杀纵火案?”

我打断了李筝的话,“小说看多了吧?法医要用证据说话,别天马行空编剧本。”

李筝俏皮地歪了歪头。

用手术刀蘸取了一些黄褐色液体,凑到鼻子上闻了闻,竟闻到了一丝草药的气味,我割了一小块肺放进了物证袋。打开死者的胃,胃内容物是黄褐色液体,同样有中草药的气味。

我特意打开死者的盆腔,没有发现子宫和附件,李筝煞有介事地说:“死者是男性,他就是沈文峰!”

解剖完毕,提取了心血、胃内容、肋软骨等生物检材。解剖室工作人员把次卧室里的2号死者抬到解剖台上,我换了副手套,开始进行检验。

通过解剖,确定2号死者是一名女性,并且戴着节育环,她应该就是保姆李美华。她的窒息征象很明显,打开气管后,里面竟没有烟灰,但是有很多气泡。打开双肺,发现肺泡里全是清亮的液体。

李筝惊讶地说:“这很明显是溺水死亡啊,我们差点被骗了!”虽然此刻我的内心在翻腾,但作为一名老法医,可千万不能在菜鸟面前翻了车,于是我尽量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轻轻点了点头。

李美华明显是溺水死亡,而不是被烧死的。这个案件绝不是意外失火那么简单。

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

溺死在火灾现场的人,七天后站在了我面前

作者:刘晓辉类型:悬疑状态:已完结

每一起命案背后,都有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有些真相,只有法医才知道。在中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叫刘晓辉的法医,为你讲述真实的法医刑侦故事。 一场火灾之后,家中独居老人与保姆不幸丧生,珍贵字画财物丢失,警方对死者进行解剖,发现这并非是一场普通的意外,保姆的死因是溺水,而老人在火灾发生时还活着,但曾遭虐待和殴打。隔壁邻居家的保姆也在同时期失踪。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