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番位文学网 >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txt全文】吴钩越剑小说章节更新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txt全文】吴钩越剑小说章节更新

时间:2021-12-18 17:58:09作者:吴钩越剑

吴钩越剑写的这部叫做《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的小说,就像是书海中漂浮的一个,但只要被读者抓住,读下去之后真的很惊喜。主角陈毅刘春和我们最开始想象的形象有些偏差,但并不妨碍我们的喜欢,内容介绍:三团从当时情况来看,三团应该是鲁南军区第一主力。为......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第二章 铁锤三团(四) 在线阅读

三团从当时情况来看,三团应该是鲁南军区第一主力。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东躲西藏不是办法,要主动出击。1943年11月,三团有一记重拳,对恢复鲁南的大好局面起了重大作用。这就是有名的柱子之战。在战斗中三团担任主攻,击毙敌酋刘黑七。刘黑七是既是国民党新编三十六师师长,又是和平救国军第三师师长,也是横行华北二十年的大土匪。是顽、伪、匪“三栖”,多少年谁都拿他没办法,最后是死于三团的一个小通信员的枪下。除掉刘黑七,万众欢腾。从此,鲁南的抗日斗争形势一天天向好。

粟大将曾说华东野战军的几支头号主力都是能攻善守,但也是各具特点,对三纵来说就是攻坚。三纵攻坚主要是靠八师,八师攻坚的名声是从老三团开始的。如果说老三团善攻,这也是从端鬼子炮楼开始。老三团能成为鲁南部队的攻坚高手,团长王吉文功不可没。王吉文是华野公认的骁将,是以后八师师长。后来许多人认为八师攻坚出色,很大程度是对炸药的使用有高招,因为鲁中南这一带多煤矿,懂爆破的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高招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说来也是话长。

据刘春回忆,山东部队对炸药包的使用是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在没有大口径火炮的情况下,炸药对付日伪军的炮楼是最有效的手段,以后在山东军区普遍推广开来。我们当兵时已经知道爆破是步兵的五大技术之一,爆破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就出现了,但现代战争怎样运用爆破,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简单。三团团长王吉文是个善于接收新鲜事物的指挥员,立刻就对炸药产生了兴趣。但实际上当年炸药很难弄到,即使有了炸药,你一时也不知怎么去炸,所以还得不断试验。

第一次使用是炸杨庄据点,杨庄是有伪军近百人,围墙有4米多高,过去曾打过两次都没得手。这一次王吉文亲自带着干部晚上摸到围墙下侦察,最后决定在南面突击爆破。虽然在进入阵地时被敌人发现,但在机枪掩护下,爆破手勇敢出击,最先使用的是小包炸药,先在围墙上炸出一个洞来,第二个爆破队员在洞里放上一包20来斤的炸药,这样一声巨响,围墙倒下一段,突击排在连长带领下迅速冲了进去。这仗打得好,我伤亡不到10个人。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就更顺手了,高高的炮楼也经不住30斤重的炸药包,全被炸得塌了下来,炸不死也被压死了。爆破的威力如此巨大,全团官兵信心大增,从此王吉文始终把研究爆破攻坚技术、战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刘春是这样回顾的:“从此以后,王吉文同志始终把研究改进爆破攻坚技术、战术作为重要任务。1942年1月,蒙南支队与三团合编。这个支队来自泰山区,干部战士中多出于煤矿工人,并有爆破实战经验,后来被山东军区评为一等战斗英雄的“爆破大王”马立训就是来自这个部队。”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遥想沙场之二十二军

作者:吴钩越剑类型:历史状态:已完结

你知道陈毅元帅所说的“头等兵团”是哪支劲旅吗?粟大将为何将这支劲旅列入华野“六大头等”主力;披坚执锐摧城拔寨,两任师长血洒疆场;从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到东海之滨舟山战役,二十二军八千里云月;好汉不提当年勇,父辈枪林弹雨金戈铁马。遥想沙场——回顾气势磅礴革命战争。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