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式养老是孝顺是啃老? 老人在乎的只是陪伴(3)
所以,对于所有的讨论来说,“啃老”不是重点,陪伴才是。
更好的养老方式
“陪伴式养老”问题的背后,不但有人们关于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困惑,还有人们对养老这个社会问题的担忧。
张宝义认为,“陪伴式啃老”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年人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老人需要儿女的照顾是实际情况,我们国家劳动力紧张,通过社会化的养老可以减轻老人在养老方面对子女的依赖”;二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重要,单纯的物质层面的“养老”对他们来说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子女给予精神层面的慰藉;三是子女对老人的支持也存在依赖和期待。
解决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问题,调查中,70.5%的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60.4%的受访者希望完善社区养老等养老助老机制,56.5%的受访者认为子女要常与父母通过电话或视频沟通。
张宝义认为,我们在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挑战时需要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护理保险制度,提升社会化养老的水平,同时提升养老的效率,使资源能更好地集中在国家的建设层面。“这样一来,年轻人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事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张宝义最近非常关注“智能养老”,“采取互联网、智能家的方式,利用科技手段与老人进行聊天、照顾老人,满足老人的需求,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做法,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国外的智能机器人养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负责给老人吃药、和老人回忆过去等,还可以帮助老人和子女进行沟通。我觉得这对解决养老问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