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假为何屡禁不止 扒一扒哪些产业需要重点针对(3)
3.对国有商业企业的监督不到位。多年来,相当多的国有商业企业对自身的商业信誉不够重视,少数国有商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出租柜台和摊位由个人承包,承租人或承包人往往是哪里的商品便宜便从哪里进货,这是导致假货劣货登上国有商店大雅之堂的重要原因。
(三)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督乏力
当前,我国市场上出现的真货斗不过假货,好货斗不过劣货,优而不胜,劣而不汰,大量名优产品被挤出市场的不正常现象,其源盖出于不正当竞争。其中,特别是商品购销中的“回扣”现象更是制假售假者在不正当竞争中使用的“杀手锏”,制假者在销售中采用金钱开道的办法,名目繁多,手段用绝,诸如现金回扣、高档礼品、旅游观光、房屋装修、摸奖,等等。
(四)假冒伪劣商品与地方保护
地方政府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出资者和直接受益者,尽管各地政府进入市场和企业的深度不同,但是,地方政府始终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市场经济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政府职能转变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少数地方一旦脱离了国家整体利益,短期的、局部的、狭隘的利益便会得到恶性膨胀。有的为了本地经济的繁荣,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992年,广东省湛江市连续发生因假药致死人命案,假药来自湛江麻章和南溪两个市场。据报载,其中麻章市场1993年的销售额达6亿元,摊位费、管理费、税收等方面的财源滚滚而来,取缔非法药市等于赶走了“财神爷”,这是全国大大小小的非法药市“兴旺发达”、越办越红火、打而不灭的症结所在。
重点打假对象
汽车行业被重点关注,2018年的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2015年的东风日产等4S店小病大修牟暴利以及捷豹路虎的变速箱缺陷,2014年的海马油耗造假,2013年的大众双离合变速器安全隐患,2012年的克莱斯勒4S店虚报配置等等。间隔最多不超过两年,3.15晚会就会曝光汽车行业的相关案例,并且综合考量产品缺陷和周边服务。还有在近十年3.15晚会曝光的案例及消费预警中,“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成为了高频词汇。据有关警方介绍,导致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黑客攻击,二是握有大量个人信息的企业、单位或平台。还有就是对于刷单、刷量等互联网黑产,3.15晚会也颇为关注。近两年来,数据造假问题多次被媒体曝光,尤其是明星的流量数据造假更是比比皆是,刷数据造假已经成为一个“黑色产业”。目前,互联网黑产规模庞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黑产从业人员超过150万,年产值达千亿元级别。除了上述领域,科技、医疗等行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乱象,网络谣言也是3.15晚会上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3.15晚会的主题是“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希望被曝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