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谋略海南

放羊的老汉

攻取海南岛的大方向定下来了,剩余的就是计划如何登陆,如何占领的事了。

其实,说白了,大家还是不想离开陆地。一则,靠近大陆,粮食好补充,二则,勤王的将士们大部分都是南方沿海的人,他们不愿意远离家乡。而那些提供物资供应的豪强们,他们离开了陆地上自己家乡的周围,控制和影响朝庭的势力势必受到弱化。而张世杰、陆秀夫之类的高层,也一致不愿意到那种流放之地去受苦,而且对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也抱有抵制和惧怕心理。

现在,一个小屁孩子一般的皇帝提出了这样的想法,虽说大家平时并没有认为他会有什么高深的谋略,但到底是皇帝提出来的,表面上也应该受到重视。

赵昺看着众大臣将领不说话,知道他们有想法,但现在漂泊在海上,命运只有一个,可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想就这么挂掉。

“其实,海南岛还是不错的一个地方,我听说过,那地方,东西四五百里,南北也有三百多里,而且岛上矿产还是很丰富的,气候又暧热,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粮食,所以,吃的不用担心。即使元军追击上岛,这么大的地方,山高林密,也有战略纵深之地,可与敌人在岛内周旋,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而且,此处又是我大宋南中国海的门户,向北四十多里就是雷州半岛,一旦时机成熟,可北渡反攻陆地。向西最近不到五百里就是占城,战事不及也可撤离占城或接受他们的支援。如果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南下南洋,元军不擅航行,我军可避开元军的追击,这个地方的战略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赵昺把个海南岛夸得像一朵花似的。但众人还是犹豫不决,也难怪,他们对海南岛也太不了解了。

赵昺一看,这也不行,只好再打杨太后的牌:“娘娘,咱这朝庭漂泊海上也有两年了。现在马上就要到了南海风季,而且元军不亡我朝决不死心的目的,海上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崖山一战,不是天公帮忙,孩儿早已死于海中了。孩儿可不想再漂泊在海上,时时担惊受怕,遭受那随时都要丢掉性命的险情。再说,将士们常年漂荡在海上,受累吃苦,许多伤员也急需要一个安静的陆地上养伤。现在将士们也士气低沉,如果再没有个休整的时机,厌战之情弥漫军中,怕是不言之事会发生。”

杨太后本来听说赵昺投海早已没有活下去的希望,现在突然看到赵昺活灵灵地来到眼前,那种高兴自是不用再说,她也真的不希望自己亲生儿子因落水死去,现在这个唯一的嫡儿子也要死在海中,这种担心她还是很强烈的,现在听到赵昺提到这么一个好地方,早已动心。可是看到各大臣不同意或犹豫不决,她自己也不能强势下决心,所以,还是找个自认为良好的借口问道:“你说的那个什么,海南岛,既然离大陆这么近,一旦元军追击过来,那便如何是好?”

赵昺一听,有门,马上接着说道:“娘娘不用担心这个。这次老天帮忙,一场飓风折损了元军这许多的船,别处的船也不会没有损伤。他们想组织起新的攻击,这力量大损,短时间里是不可能发生的。再说了,风季马上就可到了,如果元军不能短时攻上岛,那老天爷也会帮着咱们灭他们的。况且,这登陆之战,元军可不是擅长的。母后听说过元朝东击倭国吧?还不是搞个船毁人亡?反正就现在他们企图发起登陆之战,一则战船数量过少,二则,风季时候,也不是进攻的时候。一旦我们在岛上站稳脚,我休养生息,练军贮粮,过段时间,就更不用怕他们来登陆了。”

杨太后本就被这个小皇帝说的动心,现在一听还有这长远的打算,不由地点头道:“看来,这个什么海南岛还真有必要去看一看的。”

众大臣和将领本就没有更好的注意,又被赵昺忽悠了半天,现在一看杨太后也动了去海南岛的心思,知道再商量下去也没有更好的结果了,于是,大家也纷纷表示同意先去看看。

既然大家同意了,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赵昺留下几个朝中大佬和几名自己能叫上名字的将领共同商讨作战计划。

张世杰首先说:“现在已有陛下的作战图谋,只是这人员安排上,大家还应该多谋划一下。”

刘师勇马上接过话题:“陛下,臣愿意领一军,战于海上,决不让,哦,那个海南岛上的片板出海。”

赵昺其实早有计划,只是不好过于表现自己,但看这帮子人也真的拿不出个什么主意来,只好先忍着。

“解放海南岛”,这是经典之战,作为海军学校的毕业生,他不可能没听过这个战役,而且,海南岛本就是自己的家乡,作为传统爱国教育,从小不知听了多少次的故事了,所以,他心中还是有数。当时国军十万占着岛,但共军仍分几批偷渡岛东北上岸,又联系岛上长期抵抗的游击队,在对方有飞机、军舰的有利条件下,最终取得了解放海南岛的胜利。现在,驻守岛上的元军只是象征似的驻扎着少量部队,自己还是有一拚的。

于是,赵昺在大家商量半天后,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故意大声咳嗽了两声,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其实,朕有一个想法,提出来大家商讨一下。首先派人从岛东北上岸,上岸后,做到尽量不要惊动敌人,马上派人过去联系南宁军谢有奎和李实两人做好内应,要悄悄地绕到元军的身后,修筑防御工事,如果有河流,并断了敌人内逃的可能。其次,约好进攻的时间,剩下的战船全部出动,快速堵住敌船海上出口,力争把敌人全歼在岛上,不得放走一个人。这样,我们占领了海南岛,短时间内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大家看这样如何?”

要说现代战争,赵昺一定是这里面所有人中的姣姣者,但说到古代战争,虽万变不离其宗,赵昺还是不敢完全肯定自己的设想就完全正确,所以,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

一群人忙爬到了地图前,仔细分析赵昺提出的方案,小声商议了一会儿后,又补充了一些想法,算是定下了这次战役的整个过程。

赵昺看到大家统一意见,然后当仁不让地开始下起了命令:“张太傅,你和凌震领五千江淮子弟兵,明天起就悄悄先行出发,登陆海南岛东北部。上岸后,马上找向导,尽早联系谢有奎和李实二人,然后暗中向西运动,寻找元军,从背后做好包围态势。”

看着张世杰一副不相信的样子,赵昺又强调一句:“太傅,这次能否夺岛,就在太傅身上,望太傅与凌都统互相携助,带领全军,上下同心,共同抗击元军。”

张世杰这才从惊愕中醒过来,原来这小皇帝还会排兵布阵,不会是真的脑子进水了后的结果吧?但他还是马上提起精神领命。

“苏刘义苏将军,你和刘师勇将军率领所有战船,随时做好进攻海南岛的准备。朕与太后将与你们共同进发。”

等安顿好了武将的事,赵昺一转身:“老师,文丞相,你们先辛苦一下,民众的安抚,军中的钱粮筹备,就要拜托二位了。”

这里面最吃惊的就是陆秀夫了。他自己教的学生,今天的出彩表演却让他一时突然不习惯起来。难道这还是自己那个不懂事的学生吗?看他分析事情,布置任务,头头是道,总不会真的脑子进水了就会有这效果吧?自己也被淹个半死,为什么就没有变得聪明起来?这也太那个不可思议了。

等大家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赵昺宣布散会,独留下了杜浒一人。

杜浒不知为什么独留下自己,心里惴惴地,小心地看着走向自己的赵昺。

赵昺还是习惯性地想拍拍他的肩膀,可又一次拍在了他的肚子上。他只好讪讪地笑一下:“小杜子,在吗?小杜子哪里去了?”

小杜子本来就守在门外。最近何公公连遭战斗和风雨,老人家病倒了,小杜子只好一个人伺候在赵昺的身旁。他听到屋里一连声的叫自己,马上应了一声,就跑了进来。

“去,给杜司农搬个椅子过来,顺便再去倒两杯茶。快去!”

杜浒看着搬过来的椅子,哪敢坐下,忙摆着手说:“陛下,臣不敢,臣还是站着吧。”

赵昺看着杜浒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不由地笑了:“杜司农还是坐下说话吧。要不,我抬着头看你,真累。再说,我想拍拍你的肩膀,总也拍不上呀。”

杜浒一听赵昺的这番说辞,强忍着笑意,虚让一下,行个礼,欠着半个屁股坐了下来。小杜子更是听到这种小孩习性的话,早憋着跑到门外去倒茶去了。

赵昺为了显示亲热,也拖来把椅子坐在了杜浒的对面:“杜司农呀,你知道我为什么把独自留下?”

杜浒马上站起来:“臣不知道陛下有何训示。”

赵昺赶紧想上去按他坐下,可还是没有摸到他的肩膀:“唉,你坐,坐,坐下来咱俩说话。”看着杜浒又坐下了,赵昺终于如愿拍到了杜浒那结实的肩膀。“杜司农呀,朕听说你曾陪着文丞相出入敌营,智勇双全,几次救出文丞相。真了不起呀。”

杜浒马上又要站起来,可看到赵昺的手还在空中,怕他又拍自己的肩膀,只好又老老实实地坐好,拱手行个礼:“微臣末技,不足陛下挂齿。”不过,皇帝能记得自己的这些事情,杜浒还是非常自豪和感激的。

“你就不要谦虚了。这些事情朕都记得很清楚。朕知你忠心可佳,善于动脑,可谓智勇双全。”赵昺先给杜浒灌下迷魂汤,“现在有一事,朕需要你去发挥你的特长,替朕办好几件事。”

这下杜浒不能再坐着应答了,马上站起来,大声说道:“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行了,行了,你小声点。这事只有你知,我知,别人都不能知的事。你还是坐下,咱们商量吧。”赵昺赶紧拉着杜浒又坐下了。“我打算让你自己挑选一些好手,再派些船给你。你呢。找个机会悄悄再回到崖山去。上岸后,你要采取任何方法,收留到来勤王的将士,并把他们秘密送到海南岛去。当然,不是这两天送过去,而是我们占领了海南岛后。”

杜浒一听,是这样的事,虽有点难度,但凭自己的身手应该能完成,就马上点一下头:“臣领旨。”

赵昺想了想又说道:“有几个人,你得注意,一个是张达的妻子和妻弟,你一定要找他她。二个是江钲,这个人对朕很重要,你要接他回来。这两个人千万要寻找到。”

杜浒马上答应:“是。”

“还有,你到了岸上后,要派一个可信的人去福建璋州,找到陈夫人和陈吊眼,把朕的亲笔信交给他们,让他们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最好能深入山中待命,要等候朕的消息。”赵昺说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封信递到杜浒手中。

杜浒接过信,手抖得很厉害。这两日看着这个小皇帝的行事风格与往常不同,他早就对小皇帝有了崇拜之心,现在又这样的信认自己,那种心情早已到了说不出来的地步。

赵昺接着安顿道:“你走时,朕会从内府库中支出一些金银做为你的活动费用,到时,你可相机行事,甚至可以行非常手段。当然了,如果有可能,你可以联系当地官员,多行赂贿,为以后再次去活动时打好基础。”赵昺说到这里,又想了想,被充道,“现在广州那一带吧,心系宋朝的百姓应该还是很多,你到了那里,要悄悄召募工匠,任何工匠都可以,只要有手艺的朕就要。有流民愿意来这里的,也可以召募,但流民要等我们在海南岛安定下来,才能运送,现在只能让他们暂时隐忍一时了。不过,工匠你要先领着过来。”

这时的赵昺,已经在胸中有了一个宏大的计划。

章节 设置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微信阅读

章节X

第1章 落水 第2章 穿越 第3章 我是赵昺,听我的 第4章 文天祥 第5章 惊喜连连 第6章 海陵岛 第7章 咱们上琼州去 第8章 那一夜风雨 第9章 海南岛 第10章 谋略海南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