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星上将总统艾森豪威尔为什么在二战的时候放弃柏林(2)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后,1942年,他受到陆军总参谋长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的提拔,并命令到英国视察,六月返回华盛顿提交《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写出日后作战等计划方针。罗斯福接受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的提议,任命为美国驻欧洲战区司令,在组织协调涉及各种不同国家利益的盟国军队的方面他极具才能,精于计划,处事果断,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1942年7月,北非英军及美军接连受挫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极力支持,美英决定发动北非战役。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但他之前从未单独指挥过作战,然而这次指挥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进展顺利,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声名大噪。1943年6-8月指挥西西里战役,11月在德黑兰会议,决定在1944年开辟第二战场,其后并命艾森豪威尔为霸王行动(大君主作战)的盟军最高总司令。他于1944年1月驻伦敦组建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部;6到8月指挥霸王行动,进行诺曼底登陆。9月移驻法国正式接管蒙哥马利的地面部队指挥权,指挥攻占德国。二战结束,曾担任驻德占领司令官,其后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接替退休的马歇尔任陆军参谋长。
艾森豪威尔为何在二战关键时刻弃攻柏林城?
1945年初,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率领英美盟军胜利抵达了西距柏林城几十公里的易北河沿岸,而朱可夫率领的苏联红军百万之众也快速推进到了东距柏林城仅几十公里的奥得河、尼斯河一线,两军已经形成了对纳粹德国首都两面夹击之势,攻克柏林已经指日可待。客观地说,攻占柏林在政治上无疑具有获取二战胜利这顶皇冠上璀璨明珠的意义,也是青史留名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