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只是现在的事 看一看孔子孟子这些奇葩的离婚理由吧(2)
听说,孔子的爸爸叔梁纥也曾“出妻”,原因是原配施氏连生9个女儿,却未能生出一个儿子。后来,已是老头的叔梁纥将孔子的妈妈、其时年仅17岁的颜徵娶回家,这才有了孔子。另外,孔鲤、之其孙孔伋(子思)也都有与老婆离婚的阅历,故有“孔氏三世出妻”一说。
“孔子离婚”一事,直到唐代才被曝光,初次将其曝光的是唐代闻名专家孔颖达。但是,不少现代专家都在质疑,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记载孔子离婚的工作,已逾千年的唐代才曝光,可信度不高。
曾子案
一日,曾子要吃蒸梨,妻子蒸好后送给他吃,谁知道梨没有蒸熟,曾子就要和妻子离婚,曾子的妻子反问“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离婚有七项条文,梨蒸不熟该算那一条?曾子的回答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蒸不熟而已,何问其故乎?就是要跟你离,还问理由干嘛?这就有点无赖的意思了。
齐桓公和蔡姬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和蔡姬的离婚理由,那是更加任性。两人结婚时,齐桓公已经是稳重霸气的大叔,蔡姬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萝莉。大叔也懂得浪漫,带着老婆划船度蜜月。蔡国是一个中原小国,蔡姬虽然贵为公主,但没玩过水。结果一见水就兴奋大发了,把船摇来摇去,差点儿没把老公吓死。齐桓公说:“别摇了!”萝莉以为大叔在调情,摇得更来劲儿。大叔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蔡姬第二天就被遣送回了蔡国。蔡姬他哥不服气:“摇船咋的了?你以为我妹妹是没人要咋地?”胆肥的他于是狠踩妹夫的面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蔡姬改嫁给楚成王。齐桓公是个傲娇的大叔,其实只想让老婆反省一下,没打算真离。一听老婆改嫁都疯了,迅速发兵楚国。之后,搞笑的一幕出现了:仗还没打,齐国的管仲与楚国的屈完开始在阵前对骂,费了无数唾沫星子,毒舌哥屈完成功地把管仲骂走,齐桓公就这样“被离婚”了。